国标编号 | 21021 | ||
CAS号 | 463-49-0 | ||
中文名称 | 丙二烯 | ||
英文名称 | allene;dimethylenemethane | ||
别名 | |||
分子式 | C3H4;(H2C)2C | 外观与性状 | 无色气体,略带甜味 |
分子量 | 40.06 | 蒸汽压 | 905.8kPa/21℃闪点:-136.6℃ |
熔点 | -146℃沸点:-34.5℃ | 溶解性 | 不溶于水,微溶于乙醇,易溶于乙醚 |
密度 | 相对密度(水=1)1.79;相对密度(空气=1)1.42 | 稳定性 | 不稳定 |
危险标记 | 4(易燃气体) | 主要用途 | 作为活性中间体 |
该物质对环境有危害,应特别注意对地表水、土壤、大气和饮用水的污染,对鱼类和水体要给予特别注意。
一、健康危害
侵入途径:吸入。
健康危害:有单纯窒息、麻醉和刺激作用。吸入后引起头痛、头晕、倦睡、流涎、呕吐、神志不清。可因缺氧而窒息死亡。眼和皮肤接触液态本品,可致冻伤。
二、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
危险特性:易燃,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。遇热源和明火有燃烧爆炸的危险。是非常活跃的物质,容易产生聚合。在200KPa下可发生爆炸性分解。气体比空气重,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,遇明火会引着回燃。
燃烧(分解)产物:一氧化碳、二氧化碳。
气相色谱法,参照《分析化学手册》(第四分册,色谱分析),化学工业出版社
前苏联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100mg/m3
一、泄漏应急处理
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,并进行隔离,严格限制出入。切断火源。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,穿消防防护服。尽可能切断泄漏源。用工业覆盖层或吸附/吸收剂盖住泄漏点附近的下水道等地方,防止气体进入。合理通风,加速扩散。喷雾状水稀释。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产生的大量废水。如有可能,用管路导至炉中、凹地焚之。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,修复、检验后再用。
二、防护措施
呼吸系统防护: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,高浓度接触时可佩带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(半面罩)。
眼睛防护: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。
身体防护:穿防静电工作服。
手防护:戴一般作业防护手套。
其它:工作现场严禁吸烟。避免长期反复接触。
三、急救措施
皮肤接触:若有冻伤,就医治疗。
眼睛接触:若有冻伤,就医治疗。
吸入: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。保持呼吸道通畅。如呼吸困难,给输氧。如呼吸停止,立即进行人工呼吸。就医。
灭火方法:切断气源。若不能立即切断气源,则不允许熄灭正在燃烧的气体。喷水冷却容器,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。灭火剂:雾状水、泡沫、二氧化碳、干粉。